家电展会,随着家电行业的兴起而兴起,随着家电行业的壮大而壮大,随着家电行业的起伏而起伏。发展至今,中国的家电展会或与家电沾边的展会已有十余个,顺德、中山、宁波、余姚、慈溪、青岛、上海、合肥、香港以及家电协会的双年展、广交会的家电板块……,可谓布局广泛、规模庞大。
不排除一些展会带有明显的地方行政色彩和长官意志,不排除一些展会忽视了展会经济的内在规律,似乎认为没有自己的展会就会逊色于他人,没有自己的展会就会影响本区域特色经济的地位,没有自己的展会就没有本地企业的推广平台。更有一种原动力,那就是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企业集群似乎一定能保证展会的规模和人气。还有一种驱动力,那就是诱人的展会产业的经济效益丰盛,为何要肥水外流?我们自己为何就不能分一杯羹?
于是,出现了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企业冷漠对待的局面,或者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或者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或者层层摊派招商指标。
于是,出现了拉来大品牌充门面,借来老外长人气的现象。
尽管如此这般努力,一些展会仍然办成了“半天人气展”---即开幕式当天的上午还能有些人气,之后不论还有多长展期则均冷冷清清一片萧条。
展会靠人气,而人气不完全等同于参展商的规模。展会人气旺盛,企业才有商机,有商机的展会企业才乐于参与,更多企业的参与带来更旺盛的展会人气,这就是展会产业的内在规律。
展会靠品牌,品牌靠经营、靠积淀,靠竞争。和制造产业一样,展会产业也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展会品牌也会在发展中逐步集中。
未来的趋势是,已经形成品牌的展会可能越办越火,越办越有规模;尚未形成品牌的展会可能越办越缩,越办越“鸡肋”。之所以对一些尚未形成品牌的展会如此“泼冷水”,只是因为任何有影响力的品牌的形成均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得益于实力、耐力、创造力,缺一不可。而现今这些条件对一些展会来说,或许缺得很多,其不足之处或许又难以补全。
因此,“鸡肋型”展会是否还要勉强坚持,是否能做成新的品牌展会,实在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了。顺应发展潮流、认可品牌集中、还展会产业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转变推广与商贸模式或许是一条良策。
尚未形成品牌的展会或即使是已经形成品牌的家电展会,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展会的功能趋于单一
即只保持着单一的商贸功能,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参展商,对展会效果的期望和评价只是展会规模大小、签了多少合同、形成多少订单,展台似乎只是变相的卖场,展品几乎都是司空见惯的商品---这是重要的,但不应该是展会的唯一功能。所淡化或丢失的则是展会的“展示功能”----即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元件、新材料等的展示。通过现在的家电展会很难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家电行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元件、新材料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数码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