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绿地为了帮助政府解决困难而成立,主要专注于绿化建设。
20年后,经历了市场大潮的洗礼,绿地集团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从参与上海等地保障房民生项目建设,到投身抗震救灾、援疆等慈善行动,绿地始终践行着成立时的初衷。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颇有感触地说,过去20年,一旦政府与百姓有要求,无论困难多大,绿地集团都会迎难而上,并寻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把事情做好。无论多少年,绿地“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的宗旨与策略不变。
保障房建设:社会与企业谋共赢
2009年,上海推进首批6大保障房居住社区建设。对房地产商而言,做保障房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与商品房的利润更不能同日而语。所以,即便有了政府的要求,很多企业仍然以托字至上,象征性地参与其中。有的工程开挖了地基,却迟迟没有开工建房,而是选择等待政策风向的改变。绿地集团却迅速转型投了大量的资源到保障房项目上,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政府与企业共赢的商业空间。
按照“大集团对口大基地”的思路,绿地集团“对口”江桥基地建设项目。在建设江桥基地一期的1763套大型住宅之初,张玉良就向社会承诺要实现“保障房的名义、商品房的质量”。
设计师们借鉴了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宜居和谐”的理念来打造江桥基地,在规划与设计中有着不少创新与突破。整个社区按“大社区、小组团”设计,即每5至8栋住宅组成一个组团,组团内设置一个广场作为居民共同活动的场所,以及一个共享大厅供居民会客、休息;每3个组团又形成一个街坊,配置相关的设施。社区的道路采用“仿生蛛网结构”,其特点一是细线密集,四通八达;二是既向心又发散,内外路径最短,能大大提高出行效率。居民从小区任意角落出发,步行500至800米,都能抵达市政道路、公交换乘点。
江桥基地属于保障房,在规划上除了强调舒适性,还要控制成本。经过精确的设计,共享大厅对于得房率的影响不到千分之二,等于花小钱却大大提升了社区的尊严感、认同感与安全感;景观绿化没有采用养护成本高昂的大面积草皮,而是根据居民晨跑、散步路线,布置景观资源,使人们最大程度亲近自然。
除了建房本身之外,如何建设配套设施,也是项目是否受欢迎的关键。新建的住宅头几年商业配套设施往往都跟不上,江桥基地又没有地理优势,即便招商也没人肯来。招商不成,绿地集团就先自己运营商店,等社区逐渐成熟了,再把商业责任移交给外部。江桥基地第一期交付时,这里已经有了10家社区商业设施,涵盖了便利店、超市、药房、母婴、家电维修等各个生活必需的业态。
看过了绿地江桥基地的高品质保障房,闸北、长宁、静安、普陀各区的居民都纷纷签订了房源。绿地集团的签约率一下达到了97%,远高于当时业内平均70%的签约率。
绿地江桥基地起到了示范效应。 “绿地建造的保障房品质高”,不仅在上海竖起了口碑,让外省市兄弟也慕名找上门。 2009年,西安政府主动找到绿地,希望他们能接下陕西当年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西安的后村改造。
西安后村外来人口的聚居地,有着3万多人住在里面,被当地称作“贫民窟”。绿地集团副总裁、西北事业部总经理陈军说,这个项目商业利润空间很小、动迁难度大,当时没有房地产商愿意接手。但绿地决定接下,因为“绿地强调让城市增值。如果运营得当,会成为一个好的样板。 ”
项目开工后,动迁户的各种声音传来,透露出的更多是抵制的情绪与对政府的质疑。绿地集团对各种杂音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关节点,一一落实。当时,动迁户的担心集中在速度与质量上:担心拆迁安置房建得慢、建得粗,而且一旦搬到临时住所,可能往往要等好几年才能拿到房屋,而房屋质量也难以保证。
保证速度和质量正是绿地的强项。绿地集团给出动迁户承诺:30个月让村民住进新房,用商品房的质量来设计与建设。实际上,绿地最终只用了25个月。2012年3月,安置房就实现部分入住,村民们没有想到安置房会建设得如此漂亮。
在建设保障房过程中,绿地还摸索出一套政府、社会与企业共赢的商业模式。模式本质是:政府地价售地控制成本,并帮助企业撬动信贷资源,减少资金压力,而企业只收取少量的利润,两者共同将保障房的价格降下来回馈社会。
上海闵行区梅陇镇的“银河新都”就采取了这种模式。绿地从银行融资,代资建设,政府按成本价加3%管理费、3%的利润回购。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绿地不想降低房屋品质,提高了建筑标准,使得成本比同业更高一些,甚至无法达到3%的利润,有时候只有1%。
绿地这一保障房经验如今已在全国铺开,帮助各地政府解决了难题。除了在上海,绿地在北京、西安、武汉、济南、芜湖等地都有大面积的保障房,共计500多万平方米。
绿地集团不仅将主业竞争力提升至全国乃至世界水平,一业突出、多业并举,同时,还在努力创造更多财富过程中,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这便是绿地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个维度。
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宜居产品
位于上海卢湾区南段黄浦江畔的绿地集团总部大楼,造型典雅,宛如一架屹立在浦江岸边的钢琴。
除了外形别具匠心,其节能环保设计也很独特:屋顶花园100%覆盖绿色植物,降低了顶层温度,减少了热岛效应;自动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处理后用于景观水补充、绿化、道路喷洒等;办公区域大面积采用了低辐射、高透射玻璃以获得足够采光;地板送风系统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提高了通风效率,节约了大量能耗。以这样绿色理念打造的绿地集团总部大楼每年可以节电143万度,节煤50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3吨。
因为节能设计,绿地集团总部大楼获得了相当于相当如绿色建筑标准中“奥斯卡”的美国LEED金级认证,目前国内仅有个别项目获得银级认证。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是一座充分体现了绿地生态节能理念与技术的“样板房”。作为一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绿地集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地产。据统计,目前绿地共有65个项目合计1127.6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53万吨。
把保护环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入推广应用绿色计划,打造“绿色生态、和谐宜居”的产品,这是绿地体现其社会责任的另一个维度。
在实施绿色节能方面,绿地创造了很多行业内的 “第一”
率先设立了绿色低碳研发中心,并将绿色节能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率先提出由绿色建筑开发向低碳社区开发转变,要求10万平米以上综合开发项目按照低碳开发理念和技术实施;
率先提出了低碳社区设计指引、全寿命周期产品和全装修宜居产品标准,建立了建筑部品选型数据库等,为绿色节能项目的规模化开发提供了产业技术支撑;
绿地旗下产品在建筑的外墙保温上率先选用了世界知名品牌建筑配套,成就经久耐用的节能、智能化高档住宅的典范,使得建筑产品能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绿地集团还率先提出全生命周期住宅产品理念。即在不更换住宅外壳的前提下,实现内部空间分隔的多种可能性,通过设置活动隔断,以较小的付出完成变动,适应不同的家庭人口模式,或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打造成真正百年建筑。如绿地程度国际花都与南京紫峰公馆就是全生命周期住宅产品。
行业“第一”的背后,有绿地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 2008年以来,绿地获得了各种省部级以上荣誉60多项。绿地集团的多项建筑项目还邀请众多知名上下游企业参与,如世界五百强企业世邦魏理仕、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泛亚景观设计等都是合作伙伴。它们与绿地集团一同将建筑规划、建筑品质推高到世界一流水平。2012年初,绿地与中国建筑设计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将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德国誉德国际等知名机构联合成立 “绿色建筑及产业化研发中心”,探索新型的“产学研”的协调发展模式。
社会道德:浓浓爱心撒遍全国
积极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是绿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的第三个维度。
2010年3月,绿地集团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签约,成为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并出资2.5亿元人民币支持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与上海馆的建设与运营,其中两亿元用于中国馆建设和运营,这也让绿地集团成为世博中国馆的最大赞助商。
除了赞助,绿地集团还承接了世博园高架人行主通道、世博园中的城市文明馆、博物馆、综艺大厅和企业联合馆等项目的钢结构建设,并成功中标成为世博意大利国家馆的施工总承包商。
截至目前,绿地集团在上海累计无偿投资4亿多元建成了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绿地,出资2亿元设立上海规模最大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
爱心不分地域,在全国各地,绿地集团同样怀抱着巨大的热情践行着社会责任意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绿地集团在全国30多个城市70多家公司的万名员工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前方亲赴四川重灾区运送赈灾物资,后方则踊跃捐款捐物、参与义务献血,全力支援抗震救灾的工作。张玉良亲自赶赴受灾严重的都江堰灾区,到被地震震毁的学校原址进行实地考察,并立即与当地政府协商落实援建一所灾区小学。
2009年5月9日,绿地集团捐建的四川都江堰绿地土桥小学正式竣工交付,成为都江堰灾区第一所开工建设、第一所竣工交付的永久性学校,同时也是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工程中最早竣工的项目。
除了绿地土桥小学,绿地集团还在都江堰承担了四所学校、两家医院和五所卫生所的援建项目,承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工程量在上海援建都江堰施工企业中位列第二,承建工程品质和质量均居前列。
2011年7月29日,上海对口支援喀什的首个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莎车城南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奠基开工;7月31日,绿地集团与乌鲁木齐市政府就投资100亿元打造国际会展中心片区综合体项目签署合作协议,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上海对口援疆直接投资项目。
过去20年,在慈善、公益、拥军和世博等方面累计赞助、捐款9亿元,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助老帮困、慈善助学、拥军优属、再就业、救助残疾儿童、抗击非典、见义勇为等数十个专项基金,2008年与2010年连续被授予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 “中华慈善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数码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