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光谷呈现光的速度

http://www.smzswang.com时间:2012-07-06 15:52来源:新浪



    坐落在东湖之滨,镶嵌在山水之间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因为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中国第一个光传输系统,进而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而被誉为“中国的光谷”。



    如今这里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3家企业,平均每天产生数十件专利,平均每天实现10多亿元的收入,被武汉人自豪地称之为“光谷速度”。



    令人惊叹的印象:



    “光一样的发展速度”



    进入光谷,标准化的厂房群星罗棋布,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别墅型写字楼依稀可见,道路两旁的绿化带看似无尽延伸……一种与武汉旧城区不一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高新大道前行,很快就到了被称为“光谷新奇迹”的光谷生物城。穿行生物城,矗立在一座座建筑物上如雷贯耳的标示牌让记者惊叹不已:辉瑞、拜耳、药明康德、赛默飞、华大基因……这可都是全球顶尖的企业。可谁能想到,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而今产业总收入已突破300亿元。



    与光谷生物城南北辉映的是武汉未来科技城。这里各项建设正全面铺开,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型像朵盛开的马蹄莲的建筑,那就是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的园区服务中心,寓意科技之花在这儿绽放。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产业招商部部长李世涛博士告诉记者说,未来科技城从奠基到现在,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签约入驻的重大项目已有28个,其中世界500强7家,大型央企12家。



    在光谷,随处可见速度奇迹——



    富士康从奠基到一期项目投产,仅仅用了14个月;



    中嘉光电从入驻到投产3G笔记本电脑,前后不到80天时间;



    世界500强企业印尼力宝集团投资设立的武汉公司仅用一天就完成工商注册;



    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产业招商部副部长黄蔚说,他10年前第一次踏上光谷的土地时,还没有几条像样的道路。如今,每天一变样,每年大变样。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财政局副局长赵立峰很风趣地说,“光谷速度就是以光一样的速度发展。1991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收入4.2亿元,财政收入388万元。而到2011年,企业总收入达到3810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元,分别是1991年的900多倍和3453倍,这不是光的速度是什么?”



    作为开发区的奉献者之一,他见证了“东湖国家高新区”的挂牌成立,经历了“武汉·中国光谷”的腾飞,也目睹了“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快速发展。在他看来,光谷速度是各种政策优势的叠加、各种有利因素的集成以及光谷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引领点是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的基因:



    丰富的科教资源



    丰富的科教资源奠定了光谷良好的基因。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这里汇集了武汉大学(微博)、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中央及省部属科研院所、1个国家实验室、2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700多个技术研发机构,55位两院院士、3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110多万在校大学生,还有旨在培育光谷持续创新能力而建的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工程中心和P4实验室,还有正在建设的国内一流水平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武汉新能源研究院。



     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局长马云(微博)波博士认为,光谷的科教优势是其他绝大多数开发区所无法比的。这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实力强,教师、学生创业的气氛好。比如,武汉凡谷、凯迪电力、人福科技等这些本土企业,创业者大都是大学教授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这些企业中目前已有不少已经上市。据统计,在光谷,由科技人员发起创业的占全部企业数量的70%以上。



    知识产权专利也是光谷拥有强劲而持续创新活力的可贵科技资源。自2001年以来,光谷的知识产权专利总量已达22000件,其中一半是发明专利。最近几年,光谷知识产权专利都以至少40%的速度增长,拥有专利的企业达到1500多家,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已经在武汉投资了2亿多元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旗下的湖北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敏,说起光谷就很兴奋。他说,光谷不同于招商引资型的开发区,走的是内生性——集群性的道路。每年新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有不少投身到光谷进行创业,这种优势决定光谷今后还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产生超大型的企业。



    近几年,光谷依靠丰富的科教资源,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成果,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主导制定了5项国际标准、110项国家标准、180项行业标准。连意大利普里玛公司都曾如此形容光谷企业:“即便是在中国国内,打的也是国际比赛,因为他们站在产业制高点上,参与的是全球竞争。”



    最近,由世界银行(微博)发布的题为《2030年的中国》报告认为,武汉“正在成为公认的知识与创新中心”。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认同,就是因为武汉有光谷。



    创新的制度和服务环境:



    让投资创业者青睐



    对投资创业者来说,哪里的机制灵活、服务好、环境优,哪里的优惠政策多、配套建设好,他们就更愿意去哪里。光谷正是通过创新政策、优化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满足了投资创业者的需求,从而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来光谷投资创业。



    “到了光谷,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投资创业冲动。”已经把家和企业全部搬到光谷的刘敏说,以前“光谷”只有“光”,跟光纤光缆、激光、光通讯有关的产业比较多。但从2005年开始,光谷产业生态变得越来越丰富,生物产业、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政府通过不同主题园区的布局,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企业进驻,现在投资的选择空间非常大。



    “政府高效作为,从政策层面、体制机制等方面,使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聚合,光谷犹如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李春龙告诉记者,在光谷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久,2010年,省、市政府就分别出台了两个4号文件,要“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光谷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10年8月25日,东湖高新区首次系统发布了14个政策文件。有调动科技人员创新激情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有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用钱难”的《关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有鼓励企业、个人投资的《关于鼓励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打造“人才特区”的《关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高级人才奖励的实施意见》等等。



    “这是一套全国创新力度最大的系统政策体系。”赵立峰说,从注册登记到信用担保、从贷款贴息到风险补偿、从技术入股到优先采购、从巨资引智到股权激励,这体现了政府全方位的支持。



    在管委会办公楼的6层,是东湖高新区联合办公中心。24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20个职能部门集中在此设立92个服务窗口,实施开放式、电子化、一条龙服务,使企业办事从“一次受理”变为“一次办结”。这种模式被企业称之为“阳光下的新政”。



    2011年,东湖高新区出台《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八项公开承诺》,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审批时间平均缩短了58.5%;企业进入“零收费”,这一政策实施仅半年,东湖高新区财政为1159家新注册企业“免单”260万元,换来了超过50亿元的企业投资。



    据科技创新局介绍,光谷深入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推进了光迅科技、迪源光电等30余家单位开展了股权激励;加速开展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创新试点,采购金额达25.2亿元;大力推进产业联盟发展。组建了2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3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构建适应园区建设发展的人才环境。实施“3551人才计划”以来的三年中,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0多名,其中包括产业领军人才53名。



    光谷每年投入数十亿元用于水、电、气、路、绿化景观、居住区、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使园区功能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创业发展及生活空间越来越受到投资创业者的青睐。



    创新的金融环境:



    让企业用钱更容易



    如今在光谷,没有一家科技企业会因缺钱而夭折。



    “针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金融服务跟上。”东湖高新区发改局工作人员徐超告诉记者,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伴随着光谷的发展一直没有间断。目前,光谷已形成了高新区22项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撑体系;集聚了创投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所有金融资源,光谷现在拥有创投机构超过60家,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20家,证券营业部5家,保险机构6家,担保公司9家。



    截至2011年末,光谷企业贷款余额682.37亿元,同比增长36.3%,高于武汉市贷款平均增速20.32个百分点。



    在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上,光谷2011年实现创新融资超过110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8亿元。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以“硅基液晶微型显示装置中的纳米碳管技术”获武汉农商行发放的1亿元贷款,创湖北省单件专利质押贷款金额之最。



    光谷还创新“集合贷”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去年,已有31家企业通过集合贷款获得资金总计3.2亿元,据透露,今年光谷“集合贷”的发放目标在10亿元—20亿元。



    光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此,光谷积极推广科技保险。2011年,光谷39家高新企业申报和购买了科技保险,共计56.93亿元。



    成立于2005年的华灿光电,在2009年遭遇了生产资金困难,湖北省开行通过东湖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及时为其提供了第一笔银行信贷2800万元,支持其启动第一条LED生产线,当年企业销售额即突破亿元,年销售增长率达250%。目前该企业已实现在创业板上市。



    今天的光谷,已成为全国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总数达30家,占武汉的半壁江山,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光谷不仅占领着高新技术的领地,更是“资本洼地”,是武汉乃至湖北省的“资本放大器”。



    创新的人文环境:



    让创新成为文化



    让奉献成为操守



    如果说,独特的创业文化——It's OK to fail(失败是可以的)是美国硅谷成功的根本要素,那么,光谷超速发展的根本要素又是什么呢?



    “根本要素之一是光谷在发展中形成的独有创新文化:鼓励冒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价值。”李世涛说。



    东湖高新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要军持同样的看法,光谷代表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叫创新,时下,“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光谷文化已成为东湖高新区的主流。



    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曾经对“光谷”作了很好的注释:“光”是指内容,指产业,“谷”是指环境,指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我们重视“光”,但更重视“谷”,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制机制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还需要有一种宽容失败的精神。



    “根本要素之二是光谷是造就人才的平台。”黄蔚感觉最明显的是,光谷不论资排辈,光谷没有束缚人才成长的清规戒律。李世涛亦有同感。2006年博士毕业的他,来光谷后仅半年就被提拔为副处长。他说,光谷能给年轻人提供充分做事情的空间和平台,往往是一个项目做完了,人才也培养出来了。



    根本要素之三是全体服务人员的忘我奉献精神。在光谷,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高学历的人才还是一般的后勤人员,每人都肩负着一种使命——千方百计为企业服好务,因此再累再忙也无怨无悔。“很多企业留在这里,是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有这样一群奉献者、有令人满意的政府行政环境,他们在这里投下千万资金,放心。”李世涛感慨地说。



    光谷生物城的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先强博士说,“在光谷,这种被呵护的感觉,在国外是无法体会到的。”



    今日的光谷景象万千,生机蓬勃。10年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目标是建成全国高新区的排头兵,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和享誉世界的“光谷”,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3万亿元。光谷的未来就是天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数码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