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制造业外迁 深圳以“智”谋变

http://www.smzswang.com时间:2016-05-04 11:04来源:中国数码招商网

华为手机。广州日报记者张宇杰摄
华为手机。广州日报记者张宇杰摄
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成为深圳新的发展方向。广州日报记者 轩慧摄
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成为深圳新的发展方向。广州日报记者 轩慧摄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撤离的同时,深圳将在智能制造业方面谋求新发展

  继富士康深圳生产线北迁河南、华为把手机终端总部移至东莞之后,中兴通讯(000063,股吧)的研发生产培训基地也将于7月从深圳迁至河源……被誉为“手机之都”的深圳,手机制造业的外迁风潮正在继续。

  深圳的明星企业从“手机之都”迁离的消息一出,并没有引起业内哗然。由于生产成本和房价节节攀升,以及政府转型升级策略的实施,深圳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业的外迁早在几年前就已成为一种趋势。

  不过,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制造基地,全球近七成的手机仍产自深圳,深圳全球“手机之都”的地位并不会轻易被动摇。另外,强劲的科技创新驱动正引领着深圳改革发展,更多新兴的智能电子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广州日报记者阮元元

  手机制造业随成本转移

  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之路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龙岗区统计局曾表示,部分企业受土地资源紧张、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纷纷将生产基地迁至周边其他城市。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龙岗区搬迁、转行、停产和清算的工业企业共66家,新增迁入企业仅15家。

  而投射到整个手机产业中,除了中兴、华为等深圳明星企业部分搬离外,酷派、联想、vivo、金立等手机知名手机制造公司都在紧随更低的经营成本而“迁徙”。这些企业转移的方向,除了给出土地和政策优惠的其他内陆省市外,还有去到印度等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低的国家。

  “产业发展肯定要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在全世界,产业跟随成本转移都是一种趋势。”经济学家、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用工成本增加,撤离肯定是必然的。不过,核心的部分不能转走,如果利润总体部分转到外地,对深圳就是很大的影响。”

  深圳高昂的房价和用人成本,稀缺的空间资源,虽然已经对手机制造企业的生存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但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业的搬迁,也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然。“腾笼换鸟”完成后,才能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强大产业链基础

  手机“一哥”地位难动摇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深圳作为“手机之都”,如果手机制造厂商大量外迁,留守在深圳的相关研发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手机之都”的地位会否动摇?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手机的出货量和研发能力仍是国内“一哥”。2015年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称,201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18.9亿部,增长4.9%,我国共计生产手机16亿部,占到全球产量的85%,其中80%的手机又为深圳企业生产。也即是全球有近68%的手机产自深圳。

  尤其是在深圳的手机制造产业中, 高端产业聚集的南山区拥有上千家手机及相关企业,已成为全国手机产业最主要的总部基地、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核心地带,整个产业链非常完整。

  据某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十强中,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占据六席,分别是联想、华为、小米、酷派、中兴和TCL,其中总部或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南山的就有5家。南山中兴通讯、努比亚、宇龙等企业占全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1/3,该区手机产业链正加速转型为高端品牌路线。

  但毫无疑问的是,深圳乃至全球手机制造业的整体格局已在悄然变化。

  观点:

  放慢产业转移脚步

  提高制造业科技含量

  记者了解到,2015年深圳发展速度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同等阶段的平均水平,继续演绎着 “深圳奇迹”。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二、三产业结构持续调整,2015年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6:57.4调整为41.2∶58.8。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组数据说明了深圳多年来产业转型与升级效果初显,也有人认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将影响城市发展。国世平则认为:“高科技和生产制造业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知识产量,让部分传统的制造企业走掉,还是没问题的。”

  “很早以前,手机是新兴产业,现在手机制造越来越偏向传统产业了。机器人、3D打印之类的未来产品的科技产量反而很高。”国世平对记者表示:“深圳产业转移的速度太快了,政府应引起重视。尤其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如果凤凰也飞了,这就不利于深圳的发展和人口储备。”

  高生存成本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制造业成新“着力点”

  事实上,部分手机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撤离,也在加速倒逼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空间资源的约束下,进一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改革前沿城市的深圳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的事情。

  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85亿元,增速7.7%,占全省的22.38%。深圳“十三五”规划建议,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将达到4.25%,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79件以上。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撤离的同时,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所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进一步替代传统的电子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重塑制造业优势。

  今年一季度,深圳一季度GDP同比增8.4% 高于全国和全省增速,其中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大疆、光启、柔宇、华大等创新“生力军”也正在成长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以强大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创新研发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市场为基础,深圳市政府提前布局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自2014年起至2020年,市财政每年都将安排5亿元资助。

  在电子制造业领域,深圳除了手机之外,更多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尤其在智能硬件领域,正在展现产业聚集效应成为新的经济发力点。

  国世平表示,传统劳动密集型的逐渐撤离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过程,不少深圳的传统电子制造业,也正在积极转型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在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制造新业态的发展速度更加令人震撼,深圳将继续迎来先进科技制造业的“春天”。

  (责任编辑: HN666)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数码招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